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很大好处,但产生的问题也不小。据美联社日前报道,美国警方最近破获一起网络犯罪案,一个犯罪集团在全球范围制作、销售、传播40多万件儿童色情图片、视频文件以及其他影像资料。其传播方式之一就是以电子邮件方式四处散发。这是近年来最大的一起跨国网络犯罪案,也是利用网络垃圾危害人类社会的最新例证。此案已经引起业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垃圾邮件是网络文明中的痼疾。它并非始自今日。可以说,自互联网诞生,电子信箱的启用,垃圾邮件就产生了。只是由于初期技术水平的限制,网速不快,垃圾邮件的传递受到限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宽带的使用,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垃圾邮件泛滥成灾。 据最新统计,今年1月,全球垃圾邮件已占所有电子邮件的75%,比以往的月份有大幅增加。去年8月来源于欧洲的垃圾电子邮件占全球总量的比例为30.6%,现在上升到44%,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邮件发源地;来源于美国的比例占第二位,约为35%;亚洲位居第三,约占15%,来源于南美洲的只占约5%,非洲和大洋洲所占比例更少。 垃圾邮件危害极大,占用网络带宽,造成邮件服务器拥塞;侵犯收件人的隐私权,侵占收件人信箱空间;甚至被黑客利用,为电脑病毒的攻击造成可乘之机;更有甚者,如前面提到的传播色情内容,骗人钱财,甚至毒害青少年的心灵。很多网民对这些“不速之客”非常不满,处理他们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造成巨大的浪费,日益增加的垃圾邮件每年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目前,各国均在采取措施治理。日本正在完善相关法律,全面禁止未经收件人许可的广告和宣传材料等垃圾邮件,在提交给国会的《特定电子邮件法修正案》中,规定要加强对邮件发送者的监管、提高对发送垃圾邮件者的罚款额度。而此前的2003年,美国出台了限制发送无用信息并处罚“垃圾邮件制造者”的《反垃圾邮件法》。中国先后在业界颁布了《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公共电子邮件服务规范》和《反垃圾邮件规范》。2006年3月,信息产业部颁布实施《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欧洲国家一些相关的法律措施也相继出台。可以说,依法管理和打击垃圾邮件已成为世界趋势。 但垃圾邮件的治理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才能见效。一直在开发治理垃圾邮件新技术的软件业巨擘比尔·盖茨,曾向美国有关部门建议,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他已认识到这不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中国通过不断摸索,逐渐探索出“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普教宣传和国际协作”的垃圾邮件综合治理之路,联合建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由于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去年,中国垃圾邮件发送量在全球所占的最新比例为4.9%,与最严重的2005年相比下降了17.4个百分点,成为2007年度全球垃圾邮件下降最显著的国家。 由于垃圾邮件危害已全球化,加强国际合作是互联网治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各国技术专家以及信息技术跨国公司进行了交流,建立了国际合作沟通机制、互信机制,共同研究多边和全球合作治理的新方法。同时根据举报,对影响严重的事件做出快速响应和处理。最终目的是要消除安全隐患,还网络世界一片蓝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