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群发短信多涉诈骗 代表观点—— 短信业绩考核是“罪魁” 究竟何为垃圾短信,站在不同的立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曹代表看来,凡是没有经过手机用户订阅的所谓“服务”短信都属于垃圾短信,除了明显涉及色情、暴力、利用短信诈骗等内容明显触犯法律外,涉及广告等内容的短信对于被动接受的手机使用者来说,造成了干扰,影响了正常生活,同样属于违法行为。 曹代表经过调查了解到,包括短信息服务在内的增值服务是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一项重要业绩考核指标,在各地的分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任务目标。曹代表认为,因为短信息是必须经过运营商才能发出去的,每个手机在某个时间段内发送的短信量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这个量,运营商是有技术能力去发现的,也有这个技术能力去拦截,但势必影响业绩。这种现状是造成目前垃圾短信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络协会—— 过滤平台尚未完全有效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裘为民分析说,目前,全国有1900余家开展电信增值服务业务的公司,北京有400多家,如此庞大的短信内容提供商开展增值业务,势必会有一些不良信息散布到公众之间。 但他认为,地下短信群发公司是目前垃圾短信泛滥的主要根源,而目前的监管措施还不能有效地约束它们的行为。因为短信在经过移动、联通向社会发布之前,都要经过一次过滤,但垃圾短信总会找一些漏洞。比如,过滤平台前端将“性、色情”等字符屏蔽,短信中只要出现此类字符,移动、联通运营商就将此类短信息阻断,不能发送到手机用户。但是,垃圾短信制造者会找出一些漏洞,将“性、色情”字符变成英文单词或替代用词,骗过了过滤手段。“这些短信内容需要事后监控,属于警方打击的内容。” 公安部门—— 非法群发短信多涉诈骗 “非法群发的短信中有大部分是诈骗短信,目前警方正在加大打击力度。”日前,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位多年从事打击诈骗短信的民警告诉记者,诈骗短信多数情况是由几名犯罪嫌疑人在甲地租房,购置一台电脑,短信群发器,编制出诸如“汽车退税”、“银行卡异地消费”等短信内容,然后按照号段向全国发布。犯罪嫌疑人设置有专门的人接听电话,然后受骗事主根据银行卡转账将卡内的钱划给犯罪嫌疑人。而一旦被举报,犯罪嫌疑人就会消号,然后逃跑。 市通信管理局—— 处理时缺少法规依据 市通信管理局在给同样提出治理垃圾短信建议的周群代表的建议回复中表示,目前,对短信、短信广告及内容方式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规,管理部门处理时也感到缺少依据。 ●代表建议 推行手机实名制,对垃圾短信发出者追根溯源,这是解决垃圾短信的根本之道。建立手机短信服务定制化管理,手机用户在定时短信服务时和提供者之间建立合同关系,让消费者维权有依据。短信群发器等相关设备的买卖要规划管理。建立与通信短信息管理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