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与文档 > SonicWall配置 >

内网安全 站在十年发展的路口

时间:2012-07-23 21:30来源:港湾互联网络 作者:港湾网络编辑 点击:
回顾内网安全的发展史,从塞班斯法案到融合产品,再到加密、信息防泄漏。。。

  什么是内网安全?这个名词我们经常听说,却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准确定义,即使是在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中也查找不到准确的结果。可是,这个概念从诞生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影子伴随着企业不断成长,我们都知道它在,却不知它究竟是谁。

  一般而言,人们通常以企业网络边界为限将网络划分为内、外网,内网安全指的就是在内网中与安全相关的内容。由于it技术变化很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技术和新的安全威胁,因此内网安全这个概念的内涵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在发生改变。从网络访问控制到各种漏洞的封堵、从员工行为管理到桌面管理、从加密到融审计、监控、加密于一体的整体信息防泄漏,十年之间,内网安全走过了由技术到产品、由产品到方案、由方案到体系的发展之路。

  内网安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波折和争论,辉煌和失落,直到今天,仍存在诸多争议。站在内网安全发展十年的路口,我们不禁再次追问:内网安全究竟是人的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实现信息防泄漏管理,是利用单个功能的产品来搭建体系好,还是采用全套解决方案更佳?加密是不是解决信息泄漏问题的终极武器?行为审计究竟有没有侵犯隐私?层出不穷的泄密事件反映出内网安全的哪些风险,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如何评估一个信息防泄漏方案的好坏?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内网安全的发展史,或许能找到属于您的答案。

  内网安全概念初现

  2000年左右,中国基础网络建设已经比较完善,pc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设备,基于网络的应用大量涌现,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进入到网络应用的阶段,办公自动化开始普及。

  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为病毒等安全威胁的快速传播提供了现实基础。当时企业级防护手段还是以防火墙为代表的边界防护,一旦病毒越过防火墙,就会在内网中快速传播,由于大多数用户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不高,缺乏防护意识,加之条件有限,难以保证系统补丁、软件升级的及时性,使得企业内网毫无抵抗力。人们发现,依靠单一的防火墙、防病毒软件无法应付病毒威胁,只有在将每个客户端都保护起来才能有效防止病毒入侵。随着相关需求的大量产生,市面上出现了包括控制非法接入、控制非法外连、设备加密、补丁分发等功能内网安全产品,主要解决桌面安全防护问题,内网安全的前身就此显现。在这个阶段,内网安全产品主要还是以系统功能增强为主,管理方面的能力较弱。

  关注“人”的风险

  2002年,美国“安然”“世通”丑闻爆发,2004年,美国证券市场开始实施针对上市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的sarbanes-oxley(塞班斯法案)。其中要求上市公司的内控管理必须切实做到保护财务数据、维护系统安全、保护客户数据免遭盗窃与破坏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控从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针对邮件、网络等it系统的审计要求使得邮件监控、网络监控、行为审计等产品成为热潮。

  塞班斯法案从法规遵从的角度对上市企业的内控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内控并非只有上市公司才需要。在2005年左右,众多企业发现员工会在工作时间内通过互联网访问无关信息,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使得钓鱼欺诈、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轻易的进入企业内网,内部泄密也变得轻而易举,传统的管理手段根本无法应对。如何对上网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成为了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的燃眉之急,于是“上网行为管理”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此时开始,内网安全不单单关注技术风险,也开始关注“人”的风险。行为监控和审计的出现标志着内网安全产品从单纯的“技术”走向了“管理”,但是,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监控和审计是一种内控的必要手段,但是在当时,国人对于“隐私”的理解非常粗浅,而且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员工对于“监控”和“审计”有着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监控”和“审计”源于美国,而此时的中国无论是企业发展水平还是员工意识都相对落后,在一些制造企业中还曾经发生过因为实施“行为监控”而导致大量设计人员离职的情况,许多企业最终不得不停用行为监控系统。

  在这种大环境下,“监控”和“审计”的功能从台前转到了幕后,业内也开始关于“隐私”的讨论。与此同时,关于内网安全中是“管理”重要还是“技术”重要的思辨也登上历史舞台。

  技术融合与防水墙

  时间进入2006年,经过数年的发展,传统的网络连接控制、设备加密、补丁分发、监控、行为管理、行为审计等产品逐渐走向融合,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开始崭露头角。与传统的分散部署相比,整合后的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对网络中所有设备的统一策略制定、用户行为的统一管理,安全工具的集中审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它还对个人桌面系统的软件资源、工作状况进行管理,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出现,代表着内网安全领域技术整合的开始。也在这一年,信息防泄漏1.0版本——能够对抗网络、终端、外设等多样化安全威胁的防水墙也登上舞台。

  融合产品的出现是内网安全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传统的内网安全产品各自独立,企业可以选择每个具体应用上最强的软件来搭建内网安全体系。但这种方式的弱点也非常明显,不同产品互不相通,不但形成信息孤岛,还导致管理权限的交叉和重叠,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融合产品可以将原本分散的多种功能整合成一个整体,有着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防护效果,因此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众多厂商的追捧。

  但是融合产品也并非没有弱点。许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在过去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有了许多应用,要全部撤除换新系统并不现实,而且会做所有的事情并不代表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因此,是部署分散、独立系统还是部署整体解决方案来构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时至今日,仍然是业界探讨的热点。

  透明加密井喷

  同样是2006年,透明加密产品在信息安全领域刮起了一阵旋风。透明加密软件可以将企业图纸、办公文档等文档进行加密处理,整个过程对用户透明,不改变工作习惯。文档只有在授信范围内才能打开,离开了授信范围文档就是一堆乱码,号称“偷得走,打不开”。深陷信息安全风险的企业纷纷购买透明加密软件来保护自己的重要信息,透明加密市场出现井喷,短短半年间就出现了上百种产品,但在市场火热的背后,隐患也被埋下。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驱白巴布期片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复方卡力孜然酊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补骨脂注射液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头部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传染吗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的危害 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癜风的治疗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治疗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能治愈吗 白癜风治疗 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癜风怎么治疗 儿童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白癜风的危害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白癜风治疗医院 如何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能治愈吗 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好 廊坊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石家庄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治疗牛皮癣,北京牛皮癣医院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白癜风能治愈吗 白癜风能治愈吗 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症状是怎么样 天津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 北京白癜风军颐中医医院 白癜风治疗医院 白癜风如何治疗 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牛皮癣 牛皮癣治疗 牛皮癣医院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白癜风早期症状 治疗白癜风偏方
How To Get Rid Of Stretch Marks
How to Get Rid of Acne Scars
how to get rid of flakes
how to ask a girl out
how to get a girl to like you
How To Talk To Girls
How To Impress A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