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与周鸿祎的恩怨,被微博网友戏称为:“年度第一推理大戏”。而近日,360频频发难,一时间,各位360高管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纷纷痛揭“傅盛叛主往事”。 被动挨打的傅盛,似乎也没有闲着,360终于逼出了他的回应,以下是回应全文: 本文出自 李钊的文章编了很多小段子,这些段子听起来很真实,而且有些东西是死无对证,一旦突破心理障碍就可以随便的编,完全把我塑造成一个心胸狭隘、自以为是、心理阴暗的小人。但是这个看似有道理的故事,结合背景一分析就有致命伤: 但凡了解周鸿祎的人都知道他的强势性格,李钊的文章自己也说,周鸿祎的管理是“一竿子插到底”,但这样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下,怎么会出现一个文章里描述的“公司招的人一概不要,干什么公司不能过问,要求开掉别的部门的人”的铁桶一般的领导人和团队呢?到底是描述的太过分了,还是的确有特殊原因呢?难道奇虎每个团队都这样嘛? 既然傅盛才能一般,换了以后360可以发展的更好,为什么不在开始就换掉呢?文章说“情感过不去”,有什么情感呢?奇虎300多人为什么周鸿祎只对傅盛有这种“特殊情感”最后搞出公司一个“怪瘤”呢?这个逻辑不是很牵强嘛?文章显然只是在扣帽子而忽略了真正的原因。 文章把周鸿祎写的太肉太萌了,看的我都以为不是战神“周总”而是总受人欺负的阿甘啊。下面这么一个人张牙舞爪还只能忍着还升职还多给股票,任命人的还需要等老齐出差才去偷偷下令,听起来很让人同情,但这是那个全行业闻之都瑟瑟发抖的周鸿祎嘛? 不仅如此,文章写的还不是一个企业家的周鸿祎,而是一个慈善家周鸿祎。傅盛在360犯下滔天罪行、天恨人怨、成为要把公司搭进去的毒瘤,但仅仅是因为离职时哭了一下,就得到了20万股的离职补偿。奇虎到今天,少说离职过几百人吧,都这么哭一下,奇虎是不是已经倒闭了呢?这个点上,又回避了真正的20万股的原因,而是用“哭”来讲情感故事。 文章用傅盛走了以后360发展的多好来证明傅盛其实没用,这实际上是偷换概念。我自己在口述当中也说过,360到今天的发展,周鸿祎的功劳是第一位的,我从来也没争过。但是因为这一点,就把我描述成跳梁小丑,否定我的历史贡献。 还是看具体的19大谎言吧。 关于我是3q大战的幕后主使 【真相】 1、太抬举我了,我真的还不具备这个能力。我也不是导演,还安排布景拍你们家的ppt。 2、3q大战给行业和社会造成这么大影响的一个事件,360到今天还没有反思,反而把这个事情的发展最后归咎于马化腾的误判,归咎于别有用心的人的挑拨,把自己置于完全无辜的受害的位置,这难道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行为嘛? 3、360完全忘记了他在3q大战之前强制卸载金山网盾、拦截可牛杀毒给行业规则带来的致命性破坏,忘记了在3q大战中的已经被法院判为不正当竞争的种种做法,忘记了打着用户的大旗实际上是利用用户、欺骗用户、恐吓用户的行为。这些才是3q大战的真正原因。 关于360泄露用户隐私 原文:但是傅盛并不领情。去年12月31日,傅盛趁元旦要放假,在下班前搞突然袭击,开发布会说360”窃取用户隐私”。这事其实就是一个bug,金山自己也有,而且比360严重得多,行业里的人都清楚,但是傅盛明知道是怎么回事,还要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更蹊跷的是,他们当时说漏了嘴,透露出是从360服务器上拿到的数据,问题是,金山怎么会有360服务器的权限???!!!…… 【真相】 1、事实情况根本就不是说漏了嘴,是360的服务器本身的权限就有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公开下载他们上传的用户的隐私数据。在金山发现之前,google抓取到了360存储服务器上长达一个月的用户隐私数据(而不是他们后来说的一周就删除),此事和金山有何关系?作为资深技术人员,竟然公然在这一被充分报道的基本事实上向我泼脏水,实在令人无语。在金山提示用户注意密码安全时,360泄露的数据已经在黑客圈里流传了一段时间,这一点有公开报道可查,有技术界人士可证。 2、360抓取的用户数据里面有大量的隐私内容,包括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去淘宝购物的清单,邮件密码,甚至一些内网的文件也可以直接查看。并且从日志可以看出,这些数据经过精心的整理,可以通过用户机器号识别用户全天上网行为。 3、如果当初不是工信部叫停,如今360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拿出来重新说说的话,我们继续奉陪。 关于狙剑徐贵斌 原文:周鸿祎挖来了狙剑徐贵斌,狙剑徐贵斌发现部门氛围不好,邮件给周鸿祎,一,360的成功主要在于市场和宣传,能一炮打响有很大的偶然性,纯粹是因为杀流氓软件的需求太大,其它公司又不敢杀,才给了360一个机会;二,当时360的技术其实远不如瑞星金山,如果不能迅速引进大批人才,尽快补上技术短板,360很可能就像超级兔子和优化大师那样,充其量就是个工具软件,冲到几千万的安装量就到头了。但是徐贵斌却因为这封邮件得罪了傅盛和徐鸣,从那以后傅盛就一直想各种办法轰他走,最后还是老周把他给留下的。傅盛走后,老周让徐贵斌领导查杀部门,确实把360的查杀能力提升了一个大台阶。 【真相】 1、真正杯具的是狙剑是我主导下收购的,徐贵斌是我招的。整个过程、包括狙剑所换的股票,都是我谈的。具体的股票上我和周鸿祎请示过,而且我还清晰的记得收购的股票数目。 2、没记错的话,徐贵斌之前应该是在国企工作,在联通的一个地方分公司,工作方法和360有一些区别。而且徐贵斌当时只会用汇编语言,不会用c++,想法比较多,和团队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后主动提出了离职。 3、在提出离职的同时,徐贵斌通过人力资源部直接给周鸿祎写了封邮件。我记得的有两点:360的成功有虚假的成分;即便360成功不是团队的成功,是周总个人业界号召力的成功。 4、这应该是周鸿祎第一次比较确切的知道徐贵斌,也因此不同意他走。我说只要他愿意留下来就可以,因此徐贵斌也就留了下来。 5、后来360的查杀是上了台阶,但不是我不重视,徐贵斌来了以后我就是把他安排在查杀组。这是一个产品成长的过程,起始必然粗糙。当时,我已经安排人在进行自主引擎的开发了。如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算是一种罪过,那我也认了。 关于hr和周鸿祎挖来的人一律不要,阻止比我强的人进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