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流传着一条短信:“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肺,爱你爱到大海没有水,爱你爱到手机单向收费。”也就是说,手机单向收费就像大海没水一样难以实现,2月1日,北京移动宣布,从2月8号开始,其所属的品牌全球通开始以套餐的形式进行单向收费,当初编写这条短信的家伙应该面壁思过几天了。 而最新的消息是,北京联通也跟风般地要进行“单向收费”了。无论谁单向收费,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都是好事。只是,这次联通的行动之紧急,完全是在移动宣布他们的决定后,被迫般的一个口头说法,这不得不让人心存疑虑,单向收费会不会再次成为联通的一个噩梦? 先说移动这个单向收费政策的出炉。去年12月,网上就传出北京移动要进行单向收费的消息,后来北京移动方面也认可了这个说法,也就是说,早在去年12月之前,北京移动方面就开始了这个问题的研究,这也是一个研究客户消费习惯和心理行为的过程,所以最终推出的这个“99套餐”优惠资费方案,可以让客户方便、快捷的享受套餐的优惠资费,从现实的角度讲,相对于消费者所希望的直接降价或者单向收费的方式调价,套餐带给的优惠幅度应该更大,更直观。 这次打破北京手机资费的价格坚冰,是在政府极力倡导之下进行的,也是政府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逐步建立电信资费市场化形成机制,去年年底,信息产业部就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在下发此通知后,信息产业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信息产业部对北京地区手机资费已做了专题调研,并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协调,很快会有合理的资费方案出台。 实行单向收费是国内电信业同国际规则接轨的必经阶段。传统的双向收费在移动通信发展初期具有合理性,但随着时间、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现在从国家通管局以及北京两会上传出的消息来看,北京通信市场在单向收费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现在北京移动率先以套餐的形式实行单向收费,合乎行业发展规律,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移动还会不断的优化单向收费的方式和品牌范围 在北京移动顺应最新电信政策的情况下及时推出了这款套餐;这有些让联通手忙脚乱,他们对媒体表示会尽快推出自己的单向收费方案。这纯粹是联通在用“尽快”这个模糊不清的词语和消费者打太极,“尽快”有多快?谁也说不定。而同时,联通方面正在为把g网和c网的部门拆分开进行内部调整,所有人员都是人心惶惶,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这个事情。要知道,移动为此已先行至少半年的研究,所以,移动的突然出招,对于动乱中的联通来说,无疑是忙上加忙,甚至是一场噩梦。 而联通则好像习惯了跟在移动的背后跑。2006年5月17日,北京移动推出全球通“超级畅听”套餐,随后北京联通就针对性地做了一个“畅听王”套餐;而现在联通的“up新势力”也是根据移动的“动感地带”演变过来的--很多人对联通的这种“模仿”表示不以为然,而联通也只有通过降低资费来吸引用户,长此以往,联通就主动把自己塑造成了一种“弱者”的形象,于是北京的电信市场上,移动的霸主地位俨然无法撼动。 刚才说了,“降低话费”是北京联通与移动竞争时的“杀手锏”,而这个招数在客户逐渐对服务质量看重时,也变得有些失灵了,尤其是去年11月联通cdma信号无故中断两个小时,让许多用户颇为郁闷,以至转用移动-和现在msn用户纷纷转用qq、飞信(fetion)一样。所以这次北京移动率先推出“单向收费”的时候,联通的话费优势荡然无存,而如果他们也如此跟进的话,营业额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如果不跟进,则客户会大量流失,所以在“单向收费”上,联通缺少必要的业务优势,而现在的形势对于联通来说,绝对不是那么一句“很快会推出相应优惠政策”那么轻松简单的事。 去年北京联通曾经推出一个“133套餐”,这个套餐也是针对移动话费下调的,一度被说成“准单向收费”,但这个“准”并没有让消费者享受到应有的实惠,套餐里明确说出了要求用户每两个月花费133元以上的条款(也就是要求每两个月办一张133元的卡,消费不消费没关系),让不少客户实际体验后,发觉这133元并没有享受到充分的利益。所以和“北京移动资费下:幅度不大影响大”,“北京联通被动应战方案失当”却“可能赶走客户”。 春节过年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厚,此时北京移动“畅听99套餐”的适时推出,可以说是北京电信市场新年变革的第一春雷,这声春雷带给消费者的是实际的优惠,带给行业的是新一轮的竞争。但电信市场需要这样的雷声,希望这样的雷声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