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无线装置方案—结构化无线网状网 在多无线装置或者“结构化网状网”方案中,有几个专用的链路接口,而每个网络节点至少使用三个无线装置,包括一个无线装置用于无线客户机流量,第二个无线装置用于802.11a无线回程传输流量的入站,第三个无线装置用于802.11a回程传输流量的出站。与单无线装置或者双无线装置方案相比,这种无线网状网联网方案大大提高了性能。它允许专用的网状网回程传输链路可以同时收发,因为每条链路都在不同的信道上。 因为客户机入站、回程传输出站和回程传输入站这三项功能由专用的无线装置负责处理,所以可以: (1)确保10个中继段上的高吞吐量; (2)每个中继段的时延也被限制在4至5毫秒,10个中继段总共也就50毫秒—远低于语音所需的120毫秒。 (3)如果每个无线装置都支持服务质量,并支持多个ssid/vlan,语音流量从无线手机通过网状网到达有线终结点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得到合理的优先级处理。 最佳运营如何实现? 用于购买及安装无线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决于每兆位的资本费用以及特定地区内可以提供服务的用户数量。日常性的运营费用不仅包括网络的管理及维护费用,还包括通常因为dsl、t1线、t3线以及/或者oc3宽带终结点付给基础设施宽带提供商的费用。 对服务提供商的资本费用而言,最主要的是每个无线装置所付的费用(1个无线装置可提供54兆位带宽,相当于根据为每个用户分配的带宽量支持一定数量的用户),以及按照所需密度以满足用户需求而部署无线装置的费用。多无线装置、多射频和多信道无线网状网架构能够以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案,部署密度最高的无线装置。与三个双无线装置的节点相比,购买及部署六个单无线装置的节点,每兆位的成本应当较低。分区的多无线装置节点所能处理的并发语音呼叫数量应当至少三倍于一个典型的单无线装置或双无线装置节点。 作为一笔重要的运营费用,宽带接入点(pop)提供商通常会按照每条管道每个pop的带宽收取费用。也就是说,虽然1条t3线的带宽相当于30条t1线,但t3线的成本大致仅为t1线的三倍,所以t3线的带宽成本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归根到底,利用3条t3线而不是90条t1线可显著降低成本。譬如从部署架构方面来看,t3链路允许每个pop可以使用多出十倍的网状网节点,这样提供商就能充分利用所有的t3带宽。实现这一点的惟一方法就是通过使用多无线装置、多射频、多信道的无线网状网架构,以便最充分、最有效地利用有线pop。譬如说,如果使用单无线装置节点,每5平方英里就需要10个终结点;而改用多无线装置节点,一个有线终结点就够了。 就每个无线装置而言,多无线装置、多射频节点所需成本通常较低,安装成本也较低,而且可以通过使用每兆位成本较低但容量更高的带宽,利用经济得多的宽带终结点。为了满足语音等实时通信应用的需求,wi-fi网状网就需要多无线装置、多射频、多信道架构。想部署具有成本效益的网状网,并具有必要的传输容量和覆盖范围,以实现高吞吐量、低时延和高优先级的语音流量,就需要专门支持客户机入站、网状网回程传输入站和网状网回程传输出站的高容量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