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奇说,他在意识到问题后,立即将迅雷分享地址删除。由于删除及时,该地址只有几名同事下载过,且从未将数据库文件外泄。 “做错事要承认错误,但网上称我最早在迅雷泄露了用户数据,这不是事实,是污蔑,因为我下载前就已有分享地址;还有人称我是黑客,其实我和几位同事的账户名和密码均被曝光 (邮箱后缀为kingsoft.com),黑客是绝不会曝光自己的。更有人抹黑金山公司,这些纯粹是别有用心,是某公司背后在推动。” 虽然上述声明不足以消除外界对于韩正奇是此次泄密门主角的猜测,但蹊跷的是,韩正奇使用的互联网idhzqedison是被谁对号入座的?事实是否如韩正奇所说,是有人要抹黑金山,或者是有竞争对手在背后推动,尚无从得知。 另一方面,一位金山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公司竞争对手360已经在当天12时33分官方微博发布csdn数据库泄露的消息,随后微博、论坛和qq群中均有众多网民在传播该数据库。 雷篇:迅雷悬疑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被曝光的用户信息早已在黑客世界中暗暗流通,但是,缘何突破了那个神秘圈子并闯入了公众视线?截至目前,“泄密门”事件的始作俑者在网警和有关部门的介入下,依然无解。 戏剧化的一面是,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次大规模“爆库”事件中,迅雷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全专家认为,此前黑客均通过邮箱内部交流“黑”来的数据库,但一些人通过迅雷离线下载或高速通道下载,这些数据库就保留在了迅雷服务器。当其他用户使用迅雷下载时,通过“相关推荐”功能把黑客用来内部交流的数据下载了下来。如此往复,导致被爆的库越来越多,以至于所有数据大白于天下。 为了摸清其中缘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载了版本号7.2.4.3312的迅雷下载软件,并随即用其下载了一个编程程序。下载过程中,迅雷在其相关推荐栏里给出了 “csdn-中文it社区-600万.rar”下载地址。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所在,记者试图下载和被泄露数据库无任何关联的一款名为《剑灵》客户端游戏,令人意外的是,在迅雷下载的右边有相关推荐提示“使用了此链接的用户还使用了如下链接”,是一份名为 “280w-zur-u-e-p-r.kz”的文件,尝试下载该文件时,显示其为泄露的数据库文件,而该文件右边相关推荐又再次显示另外29份黑客泄露的数据库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此现象在迅雷7.1版本中并不存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了其他下载工具,均没有类似相关推荐提示。 “迅雷7.2的相关推荐,可能是揭秘黑客关系链的有效证据。”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安全专家表示。 上述猜测也得到wooyun的认同。wooyun认为,起初黑客私下交流的数据 (最初的交流工具可能是qq邮箱),而后被迅雷7.2意外泄露,由于参与下载的人越来越多,众多网盘已成为分享数据库的载体。 针对上述问题,迅雷在针对《每日经济新闻》的官方回应中称,首先,迅雷是最早屏蔽csdn泄密数据的互联网企业。迅雷称,21日晚间8:40,迅雷在第一时间就根据csdn方面提供的链接对相关泄密数据进行了全面屏蔽。“作为一个第三方下载平台,迅雷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减少csdn泄密事件给网民和企业带来的损失。” 迅雷表示,迅雷绝对不会在服务器上存储任何与泄密事件相关的数据库,qqmail作为私人链接,用户不能从迅雷“相关推荐”中直接下载。此外,迅雷“相关推荐”最多只能提供30条,只有当文件被下载次数达到一定阈值才有可能进入相关推荐,鉴于目前迅雷的用户覆盖量,小范围传播的文件被推荐的概率微乎其微。 但是,记者再次使用迅雷7.2下载“剑灵.rar”,从迅雷右边的相关推荐里看到“280w-zur-u-e-p-r.kz”的34.69mb数据包,点击下载后,迅雷又推荐了 “5000万_51693.zip”、 “300w -yue.kz”、“350-e875131.kz”、“7k7k2000万_2047.rar”、“1000w+is2_16436.rar”等29个链接。 此外,迅雷指出,迅雷的“相关推荐”不是共享推荐,即用户无法主动通过这一功能共享文件。这种推荐方式与购物网站会提示“买了此商品的用户还买了***”一样,推荐算法本身是由机器算法执行,无任何人工干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迅雷声称其推荐的算法为机器算法执行,但是,目前迅雷正在试图删除相关推荐的链接来回避该问题。 “既然是机器算法,没有人工干预,但是相关的链接为何消失了呢?”上述安全专家再次提出质疑。 截至记者发稿,迅雷方面亦未对此问题作出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