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硕rx3042具备普通路由器具有的所有基本功能。比如:“router setup”是路由器的基础功能, rx3042hc在“administration”菜单中就有详细标注。同时,还可以设置密码,增强安全性,同时对外网配置操作和ping操作进行限制。而且在“connection”菜单中,可对内、外网口进行网络属性配置, 可通过“dual wan/dmz setting”选择wan口的连接模式。在选择使用双wan口连接或使用wan+dmz的连接之后,wan口默认采用dhcp模式,可以选择设置静态地址或pppoe、pptp等模式。在“connection mode”中选择pppoe即可进一步进行宽带拨号设置, 通过“firewall/nat”菜单可以设置rx3042hc的防火墙功能,选择好dos防御入侵参数后点击“apply”即可生效。在“acl”菜单中可设置访问控制策略对于lan->wan方向的设置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全开放),对于wan->lan方向添加一条访问控制策略。最终将wan->lan的访问控制策略设置成需要的模式,在“advanced”菜单中可以做一些其他功能的设置。我通过通过“lan host”发现网内所连接的主机并进行ip与mac的绑定,当然,也可以通过“lan host”固定dhcp租期,并进行dhcp服务的设置。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rx3042hc的两个比较有特色的功能:双wan口的路由功能和usb接口功能。也正是这两个功能,让我对这款路由器的整体评价加分。 先说一下双wan口接入的功能。rx3042hc是我用过的第一款双wan口路由器,从端口设置上来看,这款路由应该是面向中小型企业或网吧类客户群设计的。由于我所在办公室的局域网环境在互联网出口做了流量限制,禁止bt/迅雷等p2p下载软件,所以单位另申请了一条adsl用于网络测试。于是,通过rx3042hc的双wan功能,我实现了既能在局域网办公又不影响迅雷下载的网络环境。我所设计的双wan网络环境,如下图所示: wan1口:连接局域网环境,接入该环境可以访问局域网中的办公系统等多项业务系统,并可以访问互联网,但无法使用bt/迅雷等下载软件 wan2口:连接办公室的adsl路由器,接入该环境可以连接互联网,可使用bt/迅雷等下载软件 lan口:选择4个lan口中的一个连接我的笔记本。 在测试前,我先用迅雷连接了一个下载资源,结果显示资源无法下载。然后我对rx3042hc进行设置以满足我的下载需求,首先配置一下两个wan的连接设置。由于wan1接入网络有dhcp server,因此设置wan1口为dhcp模式。而wan2直接与adsl路由器相连,配置静态地址,设置好网络连接属性后进入“load balance”菜单进一步调式,接着启用“load balance”,选择自动模式可分配两个wan口的带宽,当然也也可以选择链路备份模式。然后设置链路健康检测,分别设置2个wan口的检测ip和检测时间。最后在设置可以看看效果之前我决定在细化一下默认路由,确保我迅雷的下载流量通过adsl线路。于是我就把去互联网的路由指向adsl路由器,把去局域网地址的路由指向局域网。终于可以看效果了,当我启动迅雷,重新连接任务,我看到了连接成功的提示,并开始下载。值得一提的是,双wan还可以做dmz区设置,做发布网站之类的对外服务,诸多功能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详述了。 华硕rx3042hc打动我的第二个特点就是usb接口功能,通过查阅说明书发现,可通过usb来实现ftp的功能,这也进一步证明了rx3042hc所定位的用户群是中小型企业或网吧类客户。而对于包括我们在内的这些客户而言,rx3042hc确实可以带来很多方便。 首先将u盘插入rx3042hc,进入“usb application”中的“network storage”菜单,可以看到usb的连接状态并通过单击“configure”按钮做进一步配置。可以看到使用的是rx3042hc上的usb2口,状态为“mounted”,在“ftp server configuration”中可以对ftp服务做进一步配合,可限定匿名用户登陆,最大用户连接数以及访问权限等内容。添加一个名为max的用户并设置读/写/删除权限,通过ie浏览器登陆“ftp://192.168.1.1”,用设置好的用户名密码登陆,接着输入刚才设置的用户名、密码,就会显示 ftp服务设置成功。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还可以远程访问u盘中的文件,甚至能远程打开任何一张的图片。 通过对华硕rx3042hc的使用,我感觉这款宽带路由器运行稳定、定位合理、功能完善、配置简单,可以作为中小型局域网边界接入设备的有力竞争者。 华硕rx3042hc落户石景山网络中心,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更为象我这样的网络工作人员提供平稳、安全的按需接入能力,使其可以及时获得关键业务应用和信息,有效响应紧急情况,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并将it基础设施的成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新闻稿 2008-09-17) [分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