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525(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220.154.20.254 eq www 其中的100表示访问规则号,根据当前已配置的规则条数来确定,不能与原来规则的重复,也必须是正整数。关于这个命令还将在下面的高级配置命令中详细介绍。 10. 地址转换(nat) 防火墙的nat配置与路由器的nat配置基本一样,首先也必须定义供nat转换的内部ip地址组,接着定义内部网段。 定义供nat转换的内部地址组的命令是nat,它的格式为:nat [(if_name)] nat_id local_ip [netmask [max_conns [em_limit]]],其中if_name为接口名;nat_id参数代表内部地址组号;而local_ip为本地网络地址;netmask为子网掩码;max_conns为此接口上所允许的最大tcp连接数,默认为"0",表示不限制连接;em_limit为允许从此端口发出的连接数,默认也为"0",即不限制。如: nat (inside) 1 10.1.6.0 255.255.255.0 表示把所有网络地址为10.1.6.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主机地址定义为1号nat地址组。 随后再定义内部地址转换后可用的外部地址池,它所用的命令为global,基本命令格式为: global [(if_name)] nat_id global_ip [netmask [max_conns [em_limit]]] ,各参数解释同上。如: global (outside) 1 175.1.1.3-175.1.1.64 netmask 255.255.255.0 将上述nat命令所定的内部ip地址组转换成175.1.1.3~175.1.1.64的外部地址池中的外部ip地址,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11. port redirection with statics 这是静态端口重定向命令。在cisco pix版本6.0以上,增加了端口重定向的功能,允许外部用户通过一个特殊的ip地址/端口通过防火墙传输到内部指定的内部服务器。其中重定向后的地址可以是单一外部地址、共享的外部地址转换端口(pat),或者是共享的外部端口。这种功能也就是可以发布内部www、ftp、mail等服务器,这种方式并不是直接与内部服务器连接,而是通过端口重定向连接的,所以可使内部服务器很安全。 命令格式有两种,分别适用于tcp/udp通信和非tcp/udp通信: (1)static[(internal_if_name, external_if_name)]{global_ip|interface}local_ip[netmask mask] [max_conns [emb_limit[norandomseq]]] (2)static [(internal_if_name, external_if_name)] {tcp|udp}{global_ip|interface} global_port local_ip local_port [netmask mask] [max_conns [emb_limit [norandomseq]]] 此命令中的以上各参数解释如下: internal_if_name:内部接口名称;external_if_name:外部接口名称;{tcp|udp}:选择通信协议类型;{global_ip|interface}:重定向后的外部ip地址或共享端口;local_ip:本地ip地址;[netmask mask]:本地子网掩码;max_conns:允许的最大tcp连接数,默认为"0",即不限制;emb_limit:允许从此端口发起的连接数,默认也为"0",即不限制;norandomseq:不对数据包排序,此参数通常不用选。
现在我们举一个实例,实例要求如下 ●外部用户向172.18.124.99的主机发出telnet请求时,重定向到10.1.1.6。 以上重定向过程要求如图2所示,防火墙的内部端口ip地址为10.1.1.2,外部端口地址为172.18.124.216。
以上各项重定向要求对应的配置语句如下: static (inside,outside) tcp 172.18.124.99 telnet 10.1.1.6 telnet netmask 255.255.255.255 0 0 12. 显示与保存结果 显示结果所用命令为:show config;保存结果所用命令为:write memory。
四、包过滤型防火墙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配置外,在防火墙的安全策略中最重要的还有对访问控制列表(acl)进行有关配置。下面介绍一些用于此方面配置的基本命令。 1. access-list:用于创建访问规则 这一访问规则配置命令要在防火墙的全局配置模式中进行。同一个序号的规则可以看作一类规则,同一个序号之间的规则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排列和选择,这个顺序可以通过 show access-list 命令看到。在这个命令中,又有几种命令格式,分别执行不同的命令。 (1)创建标准访问列表 命令格式:access-list [ normal | special ] listnumber1 { permit | deny } source-addr [ source-mask ] (2)创建扩展访问列表 命令格式:access-list [ normal | special ] listnumber2 { permit | deny } protocol source-addr source-mask [ operator port1 [ port2 ] ] dest-addr dest-mask [ operator port1 [ port2 ] | icmp-type [ icmp-code ] ] [ log ] (责任编辑:admin) |